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智能制造行业怎样发展(智能制造如何发展)

2024-06-15 2561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前景
  2. ...智能制造在各国(中、德、美、日为代表)的发展现状怎样
  3. 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如何影响世界
  4. 大学生未来从事智能制造行业,现在应该怎么做
  5. 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前景及政策导向

1、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

  

2、它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3、智能制造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扩大、延伸、部分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智能制造行业怎样发展(智能制造如何发展)

  

4、从智能制造系统的本质特征出发,在分布式制造网络环境中,根据分布式集成的基本思想,应用分布式人工智能中多Agent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制造单元的柔性智能化与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柔性智能化集成。

  

5、根据分布系统的同构特征,在智能制造系统的一种局域实现形式基础上,实际也反映了基于Internet的全球制造网络环境下智能制造系统的实现模式。

  

6、智能制造和传统的制造相比,智能制造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7、自律能力:即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具有自律能力的设备称为“智能机器”,“智能机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甚至相互间还能协调运作与竞争。强有力的知识库和基于知识的模型是自律能力的基础。

  

8、人机一体化:在智能制造系统中,高素质、高智能的人将发挥更好的作用,机器智能和人的智能将真正地集成在一起,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根据2016年1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定义,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主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智能制造产业链涵盖感知层、网络层、执行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其中感知层主要包括传感器、RFID、机器视觉等领域,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传输与处理,主要包括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芯片、工业以太网等技术领域,执行层主要为智能制造终端集成产品,包括机器人、数控机床、3D打印设备等。应用层主要为智能生产线。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产值规模为15150亿元,增长率为22.6%,伴随着技术的逐渐完善,应用产业的不断拓展,产值规模将持续增长。2018年全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约为16867亿元,同比增长11.3%。

  

《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的评价体系主要由科研水平(25%)、智能生产(25%)、产业融合(20%)、发展潜力(15%)及政府扶持(15%)五个一级指标及其下设的15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构成,对选取的样本城市进行梳理和分析。

  

从榜单结果显示的整体实力来看,排名全球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第一名的是美国的纽约,智能制造指数为0.6514;中国的上海和美国的旧金山紧随其后,智能制造指数分别为0.6250和0.6150。

  

智能化生产在智能制造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所在。而评定智能生产的关键在于智造企业、智造规模以及智造产值。榜单显示,世界智能制造中智能生产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分布在中国、英国、德国、美国、法国和新加坡,中国的苏州以0.7702的分数排名第一。

  

从智造企业数量来看,中国的苏州以高达6653个的智造企业数量稳居全球第一;从智能制造规模来看,美国的匹兹堡以79.54%的智造企业占比排名世界第一;从智能制造产值来看,美国的旧金山、西雅图、洛杉矶分别以2.60万亿元、2.44万亿元、2.33万亿元稳居前三。

  

——以上数据分析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3D打印……现在这些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概念都得益于目前由智能制造所领衔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近日,由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与全球化智库近日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系统阐述了世界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规模和前景。该报告指出,智能制造技术将对传统的产业价值链和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各国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乃至全球化的趋势产生深刻、巨大的影响,必须认真研究、跟踪和严肃对待。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已将智能制造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纷纷提出较为全面、前瞻的国家战略,包括美国的“美国制造”、德国的“工业 4.0”、日本的“产业互联”、中国的“中国制造 2025”、英国的“未来制造 2050”、欧盟的“2020欧盟地平线”等。由此可见,智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它是制造技术特别是制造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自动化和集成技术向纵深发展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这次由智能制造所领衔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必然颠覆传统产业,创造新的产业和相关市场,推动传统产业转向新的产业链,形成新的巨大客户需求。报告研究团队发现,智能制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出现新的贸易内容。在智能制造时代,企业生产、贸易的内涵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对智能制造的运转至关重要的元素如技术、数据、制造系统等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热门商品。相应地,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之外,这些重要元素的国际贸易规则和体系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和制定。

  

二是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形式发生改变。比如,随着城市集群在智能制造时代崛起,城市将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未来的国际贸易可能有一大部分是“智能城市”之间基于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相互贸易。传统的以国家为基本交易单位的国际贸易将会面临一定的冲击。再比如,智能制造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传统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形式,如农业、工业原材料的供需关系以及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全球链条或将以智能制造的模式进行部分重组。许多原来需要全球参与的产业,可能在一个国家或城市里就可以实现。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三是改变国际贸易竞争格局。在智能制造领域占得先机,大大提高生产力的企业乃至城市、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将得到增强。而这种竞争优势有利于国家和城市保有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步恢复那些地区在过去的国际贸易竞争劣势(如逆差)中直接、间接流失的工作岗位。因此,各国、各地区及企业对智能制造的应用和竞争,也将对未来的国际贸易竞争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1、七月份正式报志愿,选专业的关键时刻。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科技,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当前不需要忧虑未来就业前景的热门专业。

  

2、智能制造作为人工智能下的重要分支,自然也是机械、制造、自动化类专业中的新兴学科,热门专业。近两年已经有不少高校开设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其中有不少重点高校,比如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大学等,具体可参考《教育部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

  

3、另一方面,传统的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学生,未来想要转向智能制造方向,就必须在日常学习、生活乃至实习实践中,补一补“智能”方面的课程了,比如通过选修的方式学习一些计算机、人工智能类的课程;比如课下通过中发智造、电子发烧友等互联网渠道多多了解智能制造行业的最新动态、产品技术、市场趋势等资讯;比如利用寒暑假时间去一些智能制造类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实习与实践活动等等。

  

4、教育部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

  

5、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5个等级

  

2021年5月,《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发布,该标准将智能制造能力定义为:为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企业对人员、技术、资源、制造等进行管理提升和综合应用的程度。并且提出了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的5个等级,分别为一级(规划级)、二级(规范级)、三级(集成级)、四级(优化级)、五级(引领级)。

  

根据《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1)》统计数据,2021年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及电子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位于各行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前列。

  

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领先

  

根据《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1)》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智能制造成熟度在一级及以下的企业占比为52.7%,二级企业占比超过20%,三级和四级及以上企业占比均超过12%,位于各行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前列。

  

汽车制造业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超46%

  

根据《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1)》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制造业智能制造能力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比超过46%,其中四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超10%。

  

中国电子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超40%

  

根据《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1)》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电子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智能制造能力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比超过40%,其中四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超11%。

  

综上所述,国家标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将智能制造能力分为5个等级。2021年,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及电子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位于各行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前列。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超47%,汽车制造业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超46%,电子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超40%。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复制成功